11月1日CBA第20赛季京揭幕,规则修改引关注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11月1日,CBA第20个赛季会于京开启大幕,处于“弱冠之年”CBA扩充至20支球队,然而依旧不够职业,昨日,中国篮协把男女篮新赛季联赛新闻发布会合并举行,却遭遇两大主赞助商冷遇,双方都没派代表出席,一位圈内人士讲,“双方赞助商都不想参加此类发布会,如此做太不职业。”

就在这个时候,CBA改动了好多比赛规条,当中大部分是为配合国际篮联新政策的,然而主教练拥有申请“录像回放”的权力却是CBA独特创立的,明显这样行事是参考了网球挑战“鹰眼”那种规则的,中国篮协竞赛办公室主任张雄针对规则变化也做了解说。

变脸之1

新规

末节单外援

如同先前数个赛季那般,新赛季的CBA联赛于外援运用层面依旧施行4节6人次,然而,新赛季会推行末节赛事仅能使用单个外援的政策(亚洲外援不在此限定范围内)。

解读

给国内球员机会

对此新政,中国篮协竞赛办公室主任张雄解释,这些年,外界就CBA外援使用政策提出诸多意见,经与国家队及各方探讨,关于CBA联赛最后一节仅能使用一个外援的规则,在CBA联赛委员会上经慎重研究后,才实行此规定,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政策改变,给国内本土球员上场比赛机会,尤其在比赛关键时间锻炼,最终为我国篮球水平提高服务 。另外,减少外援使用人次所带来的效果有差异,俱乐部签订外援关乎合同等诸多方面问题,限制外援比赛时间会导致较大影响,所以在不影响原有亚洲外援政策时, 适当调整外援出场时间,只是先做尝试,任何政策改变都存在一定风险。”

变脸之2

新规

回表到14秒

原本的24秒计时钟,被改称为投篮计时钟,要是进攻队在投篮碰到篮圈之后,抢得了前场篮板球,此时投篮计时钟会复位成14秒,以往的规则情况是复位为24秒。

解读

使比赛节奏更快

张雄觉得,抢进攻篮板球计时回表至 14 秒,这属于一项重大的规则变动,会对篮球比赛产生重大影响。“这意味着会压缩进攻时间,致使比赛节奏更快,此乃 5 月份国际篮联委员会通过的,我认为主要目的还是鼓励进攻以增加比赛观赏性。这是国际篮联的初衷球迷网,期望让比赛愈发好看。依规定,新规则自 10 月 1 日起能够试行,具体何时启用规则,各个国家依据本国情况能够制定不同时间。”

变脸之3

新规

可申请“回放”

末节单外援政策_cba 小外援 规则_CBA新赛季规则变化

新赛季CBA联赛里,会试行一项特殊规定,这项规定是主教练可申请“录像回放”, 。据了解,每场比赛,每队主教练有一次使用“录像回放”的机会,当教练员对裁判判罚产生质疑时,可考虑使用“录像回放”规则,提出使用“录像回放”规则的时机是球成死球且停表的情况下,如挑战成功,错误将被纠正,使用“录像回放①”的机会就用完了,如挑战失败,提出挑战的一方将减少一次暂停机会,若没有暂停机会,教练员会被判罚一次技术犯规,教练员提出挑战时务必慎重,如果录像回放不能清晰反映想挑战的内容,则维持裁判员判罚,提出挑战的一方继续保有挑战机会,如再次挑战失败,该方将不再有使用“录像回放②”的机会,若录像③清晰反映了想挑战的内容,裁判员将根据回放做出正确判罚,若回放不能清晰反映想 的内容,则维持原判,提出 的一方继续保有 的机会,如再次 且失败,该方将不再有使用“录像回放④”的机会。

解读

CBA的中国特色

毫无疑义,这项特殊规定会督促裁判公正进行执法,进而减少误判。张雄讲,新赛季CBA规则的大部分改变都是依照国际篮联的新规则,唯有主教练申请录像回放这一特殊规定是CBA独自创造的规则。主教练申请录像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还是首个,我们也在尝试借助这样一个特殊规定给带上中国特色的CBA联赛带来全新的面貌。

变脸之4

新规

技犯1罚1掷

CBA新赛季,有这样一个情况,一名队员要是出现两次技术犯规,那么该队员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在这之前的规则当中,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技术犯规的罚则被修改成了一罚一掷,而之前的罚则是两罚一掷。

解读

区别技犯和违体

新规则增大了对犯规球员的处罚程度,然而却削减了对方所获的益处。张雄阐释称:“依我个人的理解来看,经由这些年的施行之后,存在这样一种可能 感觉两罚一掷(先前的罚则情况)过于偏重,因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技术犯规数量日益增多,与故意违背体育道德形成些差异的犯规,我觉得是合乎情理的。”

变脸之5

新规

扩大无撞人区

CBA 新规则有规定,无撞人半圆区的圆弧线属于该无撞人半圆区域,之前规则所述并非如此,这意味着当防守队员后脚跟触及此圆弧线时,即便处于合法防守位置,与持球进攻队员接触发生碰撞,也不会判定进攻队员撞人犯规。

解读

就是鼓励进攻

张雄称,无撞人半圆区的圆弧线属于无撞人半圆区,若防守队员踩到这个线,且与进攻队员产生身体接触,进攻队员无需担责,实际上是鼓励进攻,可是这些新规则,不管是球队教练,还是球员,乃至裁判,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只不过我们期望这个适应过程能够更短上一些 。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