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决赛辽宁球迷在客场霸气指天
撰稿/李轶楠
半决赛头两场较量,辽宁与广厦展开激烈交锋,气势如虹,场面激烈,与此同时,在广厦体育场的观众席里,双方支持者之间也进行着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
在杭州看球的辽宁球迷人数大约是一百来个,不过他们有时喊得比主队广厦的球迷还响亮。首场比赛第三节,辽宁球迷为了影响广厦罚球,当胡金秋准备罚球时,大家一起高喊“辽宁队”。主场上的球迷当然不能容忍对方这样“放肆”,所以每次“辽宁队”的喊声过后,他们都会用更响亮的声音回应:“混蛋!”
未曾料到,这个看台上的呼喊声反而加剧了辽宁球迷对主队罚球的干扰,胡金秋这位擅长中投的球员,竟然两罚皆失。球场一侧的李春江显得十分焦虑,不得不两次向主场观众发出请求,告诫他们不要因为加油助威而弄巧成拙……
CBA联赛中,球员与观众之间的激烈互动并不普遍,通常只在辽宁队客场作战时发生。作为联赛中最具影响力的看球人群,辽宁球迷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度和热情,然而近年来,他们的一些行为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和批评。
就这样,他们成为CBA最具争议的球迷群体。
辽宁球迷口号一致
辽宁球迷的AB面 狂热忠诚&屡惹争议
辽浙争霸的首场较量正式开始前的一个小时,广厦体育馆南门外,数十名辽宁球迷汇聚于此,面对辽宁电视台的摄像机,他们集体呼喊出“一二三四,心向辽篮”,“辽宁队,让他们尝尝苦头!”,不远处的一位广厦球迷目睹了这番景象,笑着对同伴说,“这样张扬可以吗?”
这一幕,如同辽宁球迷在CBA中的缩影,狂热忠诚却伴随争议。
辽宁球迷是CBA中最为活跃的客场支持者,他们遍布各个对手的主场赛场,每到一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人数从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虽然与主场相比人数不多,但他们的激情呐喊声浪却毫不逊色,甚至经常让客场变成了他们的地盘。
在这个赛季上海主场面对辽宁于源深体育馆进行比赛时,辽宁球迷的助威声多次盖过上海球迷的呼喊,这种反常的现象令上海方面感到难堪,赛后上海主持人在直播中表达了对主场观众表现的不满,认为辽宁球迷的表现才是真正的精彩。
辽宁球迷之所以在客场众多,是因为当地经济近年不景气,本地居民特别是年轻人大量离开,并且他们分布的地区非常分散。不少球迷是在观看比赛时结识的,或者通过QQ和微信的群组相互认识的,辽宁球迷王先生向腾讯体育透露了这一情况,他说,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许多人都在外地求学,之后又留在了当地就业,因此人生经历颇为相似,彼此间有许多可以交流的话题,不过篮球始终是大家最关注的焦点。
辽宁球迷曾在五棵松留下不和谐的一幕
另一方面,辽宁队的比赛颇具看点,队员们个性鲜明,顽强拼搏的精神容易赢得支持,不过,团队人员众多,引发的讨论也不少。
本赛季半决赛辽粤第4场较量,观赛区域辽宁支持者与广东支持者产生身体性对抗;常规赛期间本溪赛区,辽宁支持者因签名诉求未获满足在酒店外辱骂赵继伟;15至16赛季总决赛期间辽川支持者之间爆发激烈争端,辽宁球员更受牵连;更早时候14至15赛季总决赛观赛席上“东北文身男子与北京支持者激烈交锋”的往事仍清晰可见……
每次冲突和争议发生之后,各地在网络继续没完没了地互相攻击和辱骂,而最初引起这些争端的原因,却没有人关心也不被记住了。
辽宁球迷同样拥有许多感人瞬间,不仅体现在支持自家球队,也会向对手表示赞赏,例如广东主场时辽宁球迷曾为易建联高呼最佳球员,辽宁主场曾向朱芳雨献上热烈掌声,上海的辽宁支持者则曾为保护郭艾伦的外籍队友亚布塞莱赠送感谢信和礼物。然而这些美好举动最终被各种纷争所掩盖,人们印象最深的,仅剩“爱惹麻烦的辽宁球迷”这一标签。
当前中国社会氛围较为紧张,很多人选择体育作为释放情绪的途径,节奏快且对抗性强的篮球因此成为热门选择,部分球迷借观看比赛之名行暴力之事,这种现象并非地域专属,任何地方都可能存在,而辽宁球迷群体规模庞大,出现个别破坏性行为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些。
辽宁球迷在全国各地组织繁多
繁多的辽宁球迷组织 CBA独一家
外界对其评价各有不同,提及辽宁球迷,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他们组建了为数不少的客队支持团体。
现阶段CBA联赛里,中国各地广泛分布着众多辽宁球迷团体,北京那边的团体被称作“北漂男孩爱辽篮”,上海方面的团体名为“星火辽员”,广东地区的团体叫做“雷锋军团”,山东这边有“齐鲁情为辽”,山西那边则称“辽篮晋卫军”,这些团体建立时间有早有晚,不过都相当有实力,人数从几十人到三五百人不等。
这次前往广厦主场为辽宁队助威的核心球迷团体是上海的“星火辽员”,该组织的发起人郭女士讲,这个球迷团体创建于2009年,如今拥有约500名成员,是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辽宁球迷组织之一球迷网,每当辽篮或辽足在江浙沪一带进行比赛,星火辽员总会安排成员亲赴现场观看
组织里面并非只有辽宁人,也有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成员,例如山西、河南、上海等地的人,现场带领大家呼喊口号的是一位河南青年,他们都是因为热爱辽篮而加入团队的。郭女士继续说明。

星火辽员是著名的辽篮球迷组织之一
说到当初为何要创建这个团体,郭女士说明是偶然的机会,当时她跟朋友们在上海观赏了一场甲B足球联赛中辽宁队客场对阵上海队的比赛,目睹了众多辽宁球迷到场,她们便琢磨着为何不组建一个团体将这些人联合起来,由此便产生了星火辽员。郭女士接着讲道:有个挺有意思的缘分是,我们作为星火辽员的身份,在现场观看的第一场CBA赛事,正是去杭州观摩辽宁对决广厦的较量,彼时我们仅有四人,安坐于辽宁队替补区域后方,挥舞着为辽宁助威的横幅,而现今我们已壮大至此规模。
跟“星火辽员”状况类似的,有北京的“北漂男孩爱辽篮”,这个团体是2014年建立的,起初只有8位发起人,现在人数已增至300人,伴随着团体规模的扩大,不管是星火辽员还是北漂男孩,他们都制定了一套完备的球迷观赛规范,并且流程非常成熟
每次观看比赛,他们都会提前两到三周开始安排,集体购买门票,最初是通过票贩子弄票,后来因为需求旺盛,票贩子的价钱也涨了,辽宁那些球迷的头头又想方设法找到了微赛这类官方票务渠道商交涉,最后成功谈成了合作。伴随观看次数的增加,团队积累的观看经验愈发深厚,现在他们已形成一套完备的书面观赛手册,其中详尽记录了活动环节的步骤,以及需要留意的关键事项。
辽篮做客五棵松总有许多拥趸助威
“北漂男孩爱辽篮”发起人邢先生在腾讯体育的采访中谈到,制定这样的观赛手册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十四年总决赛第四回合,当时我们与北京观众之间出现过一些不愉快,带来了很坏的影响,从那以后我们为了防止类似状况再次出现,便着手编制这份观赛手册。邢先生着重指出这份观赏手册持续得到改进,2015至2018年间,该手册不断优化,团队会归纳每次观赏过程中的各类情形,并据此扩充内容。
此外,除了聚集球迷观看比赛,“北漂男孩爱辽篮”这些球迷团体还以其他方式表达对球队的支援,在2015-16赛季期间,郭艾伦在沈阳遭遇球迷投掷的水瓶击中脸部受伤,事件发生后,北漂男孩借助网络发起募捐,用筹集的资金购置了钢铁侠款式的头盔赠予郭艾伦,这位球员收到这份特别礼物后迅速在社交平台公开表达感谢,在先前一个赛季,李晓旭因伤赛季中止前往美国进行调养,北漂男孩组织了十几位支持者前往首都机场为李晓旭送别辽宁体育迷们的热情助威,令辽宁球队的指导与队员深为触动,他们由衷感激这些拥趸,认为他们的鼓励至关重要,无论何时都不应忘记这份情谊,这些观众堪称球队的坚强后盾,为赛场上的角逐者提供助力,如同场上多了一位不可或缺的队友。郭士强对此有过一番阐述。
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像“北漂男孩爱辽篮”和“星火辽员”这样的球迷团体,其发起人始终不为自己图谋私利,他们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完全源于对故乡和辽宁篮球的深厚感情。我们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完全依靠自愿购票和无私奉献,实际上最初创办星火辽员的组织者,因为各种缘由,现今仍然坚持下来的只有我一人,其实我并非真正的足球爱好者,对比赛中的战术安排并不了解,但我就是特别关注辽宁队的比赛,在客场目睹众多辽宁球迷自发组织起来为本队呐喊助威,这让我深受触动,也促使我决定继续从事这份工作。郭女士这样表示。
辽宁球迷充满激情
CBA全新课题 球迷文化各方如何引导
辽篮在外场比赛时,主场球迷的助威方式构成了CBA一道特别的现象,不过,这种在客场高调的声援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尤其是当出现“针对对手”这类带有挑衅意味的呼喊时。很多人认为,在当前CBA及中国体育的整体氛围下,辽宁球迷在客场展现出的这种热情,可能会诱发矛盾,甚至导致过激行为。
针对这种说法,辽宁球迷的牵头人也有相应考虑,他们坦言本省球迷或许不够文静,不过之所以建立团体让大家聚在一起,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出呐喊,确保辽宁队能够听见我们的助威声音。郭女士表示,对于“削他”这个口号,许多人认为它过于尖锐且攻击性太强,因此我们实际上也在引导大家加以控制,尽量不使用,转而采用一些比如“我爱辽篮”或者“辽宁队加油”之类的口号,这些口号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刚开始大家可能有些不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持续进行引导,大家也逐渐认同了。
为了改善外界对辽宁球迷的看法,防止不愉快事件再次出现,相关团体也在积极规范成员行为,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管理,比如在网络上明确发布观赛守则,比赛当天集合后,会再次宣读守则,并且至少重复三次,如果有人主动制造麻烦,我们会查清事实,找出责任人后将其移出组织。
确实,当支持者能够前往客场,亲身为主队呐喊助威,这无疑体现了CBA观众文化的一种发展,然而如何更有效地引导这些观众进行有理有据的观看,以及采取礼貌的行为,这并不仅仅是球迷团体需要考虑的事情,整个联赛和各俱乐部也必须认真对待。
拄拐不误观战辽篮
CBA传奇球员王仕鹏认为,观众是职业联赛的消费群体末端,对联赛至关重要,CBA的俱乐部和联赛机构需要着力培育观众文化氛围,观众到客场助威确实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态势,我们不应将观众仅仅视为赛场旁的旁观者,而应将观众培育成一种文化现象,事实上这在NBA和欧洲足球联赛中都非常普遍,比如英超的部分球队,他们的观众能够真正介入到俱乐部的决策过程,涵盖球衣款式、队徽图案,乃至球场座椅的规划设计,这样能够增强观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期待更多的俱乐部在提升球队实力的同时,也能更加注重观众文化的建设,我们进行比赛,包括整个联赛的所有环节,最终面向的消费群体其实就是观众,因此我们要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为赞助商创造价值,坚持以观众为中心。”
从实际情况看,联赛不断进步,不只是球迷团体更活跃,CBA多支队伍和他们的主场也在进行相应调整,在本赛季常规赛,当北京和广厦等队迎战辽宁时,主队和场地管理者会特意为辽宁球迷设置专门区域,要买这个区域的门票,必须出示辽宁身份证明,比赛期间,一方面现场广播会号召主场观众给辽宁球迷加油,尽量减轻彼此的不和,另一方面也会增强辽宁球迷所在看台的安保措施,尽量防止双方观众产生矛盾。
这项转变确实标志着CBA的发展,不过必须指出,依然存在许多环节有待改进,诸多挑战亟待应对,对此,CBA机构也明确表示,对于观众文化的培育应当加以关注。辽沈地区的球迷群体属于联赛的重要资源,我们既要尊重支持本队的热情,也要鼓励其他球队的拥趸加入互动,毕竟观众的热度关乎商业价值,不过同时规范引导同样重要,这对管理机制带来新挑战,一位联赛负责人这样表态。
CBA球迷文化未来可期
结语
总决赛第二场比赛已经收官,在广厦体育馆,来自全国各地的辽宁球迷首先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向刚刚谢场的辽宁队教练和球员表达敬意,接着又前往客队下榻的酒店,等候迎接自家英雄归来,至此,他们当天所有的活动宣告圆满收官。
第二天是工作日,所以住在杭州的辽宁球迷除外,其他从上海、苏州等邻近地区来的球迷,都连夜开车或坐高铁回家,距离更远的则必须乘飞机返程,在客队酒店门口,他们匆忙告别,踏上归途,回到自己的居住地。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CBA渴望这样的激情,但怎样让这股热情愈发高涨,又不波及其他方面,值得当前正经历职业化加速的CBA里每个人深入探究和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