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CBA下月战火重燃,巴特尔天价年薪引关注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据北京晨报消息,新赛季CBA联赛下月将重燃战火,刚刚过去的夏天对中国篮坛来说异常热闹,合同纠纷、互挖墙脚等风波不断涌现,其中巴特尔以天价年薪加盟新疆广汇一事备受关注,尽管当事双方都否认450万年薪这一说法,新疆队还出具给大巴办理注册时月薪6万元人民币的资料,可此事仍引发人们对CBA球员收入的兴趣。

现状·450万元身价 巴特尔堪称大佬

CBA球队分布于全国各地,各地城市经济状况存在差异,所以球员们收入不一样。不过总体而言,当下CBA主力球员年薪能达人民币三四十万元。当然,这是打球的收入,不涵盖广告代言费、转会费等额外收入。

目前,CBA球员里收入最高的(不算广告费)当属巴特尔,两年前他于北京首钢队时,年薪将近300万元,如今转至新疆的他身价已近450万元,在国内篮坛绝对是大佬级别的价码,即便像易建联这样的人气新贵也无法达到。据悉,易建联在广东宏远队时年薪大概在120万元上下,加上广告费也不到300万元。目前,多数俱乐部的主力球员平均年薪在三四十万元左右,国家队球员的年收入平均为40多万元。

从俱乐部方面来讲,广东宏远是出手阔绰的,福建浔兴是出手阔绰的,浙江广厦也是出手阔绰的,这些球队主力球员的年薪高于CBA平均水平,像广东宏远的杜锋是主力球员之一,朱芳雨也是主力球员之一,他俩年薪都接近百万元,与之相比,吉林队这类老牌劲旅手头是比较紧的,总体来说,北方球队球员收入低于南方 。

据知晓,当下CBA球员收入支付形式不是单一的,主要被划分成年薪制与月薪制,球员进行打球获取的收入主要涵盖着月工资、训练费、联赛出场费、赢球奖、连胜奖、名次奖等,与此同时,CBA球员存在着额外收入,像是接拍广告环节,参与商业比赛以及球员转会等情况,要是入选了国家队,每月还会有至少2000元的国家队训练费。

历史·职业化12年 球员收入稳步上升

1995年CBA联赛开始职业化,到如今已经过去了12年,这期间一共有一系列改革,CBA球员们的收入因为这些改革发生了变化,总体上呈现出稳健上升的态势。

据悉,CBA职业化起始阶段,彼时掌控球员顶薪的是奥神队的马健,被称作“中国篮坛第一狂人”的他年收入达80万元上下(1999年就迈入百万身家行列),同阶段,八一队的刘玉栋也能够拿到50万元左右,吉林队的孙军大体也是50万元,首钢队的巴特尔则为60多万元,那时,国手当中不少人都能获取30万元以上的年薪,当然,也有低于这个数值的,像胡卫东、郑武、李晓勇等人,他们的年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徘徊。

巴特尔年薪_cba球队收入_CBA球员收入

在1999年前后的时候,CBA球员的薪水再次出现上涨情况,像出手比较阔绰的广东宏远,其主力球员的年薪已经超过了30万元,而不算富裕的山东队的主力队员年收入也到达了6位数水平。到了2005年到2006年这个赛季,名次相对靠前的几支球队的当家球星年薪通常均能够达到60至80万元左右,一般的主力球员同样也能挣到20至30万元,而替补以及年轻队员的月薪是以2000至5000元不等这样的情况存在着。

在这一时期,CBA球员当中,最高年薪的是巴特尔 ,易建联这样的偶像派球星,虽说年薪没有超过百万 ,然而加上广告代言等方面的收入以后 ,每年也能有将近200万元的收入进账 。

总体来说,自CBA进行职业化改革以后,广东宏远始终都是球员们所梦寐以求想要加入的东家,他们跟新疆这两支豪门,每年俱乐部方面的投入大概都在1000万元上下,一般的俱乐部投入则是700万至800万元,俱乐部投入比较大,那么花在球员身上的钱自然而然就会多一些,特别是当家球星的身价,据了解,不少俱乐部的当家球星其年薪能够占到球队总薪金的一半左右,比如说胡卫东、孙军等人在处于当打之年的时候就是这样 。

尴尬·月薪1500元 “板凳”回流低级联赛

虽说CBA球员薪水伴随职业化改革推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谈到提升速度以及提升幅度球迷网,篮球在这方面远比不上比其提早一年展开职业化进程的足球,从球员收入这个范畴来讲,CBA球员的年薪或许显得不那么可观 。

首个足球职业联赛赛季结束后的下一个赛季,中国足坛元老金志扬称“众多身无分文之人变为百万富翁”。然而,截至当下,CBA 球员中年薪可至 100 万的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人。实际上,多数 CBA 俱乐部里,主力球员能拿到 30 来万年薪便已算是不错。在那些以年轻球员为主要构成的球队中,最高年薪达 10 万的极为稀少,不少球员月收入仅约 4000 元,甚至有少数球员月薪仅 1500 元。

另外,一些球队里打不上球的小球员的收入愈发可怜,这致使不少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舍弃CBA,转而投身低级别联赛。据记者所知,因教练员的战术布置,一名原本极有潜力的球员在一支CBA北方球队里上场机会极少,月薪资2000元,为了寻求发展,此人随后转至低级别的联赛,月薪资直接提升到8000元。

上述情形并非单个例子,CBA联赛历经12年改革,出现这般的“回流”着实相当尴尬。怎样去解决,恐怕更是尴尬,要杜绝上述现象就得加薪,指望原本就不盈利或者盈利极少的俱乐部再拿出钱来给年轻人提升工资好像不太实际,难道是要篮管中心自掏腰包吗?要是听之任之,难道不是给中国篮球的倒退埋下隐患吗?所以讲,这是个两难的选择。晨报记者 亢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