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搜索,60分加上10次助攻在NBA只能排第四球迷网,哈登被三位后辈硬生生挤到了身后,这个榜单直接掀翻了球迷对刷分的旧观念。
很多人觉得手感滚烫时就不会顾及队友,然而数据表所呈现的情况是,越擅长砍分的人,越能够将机会送到队友嘴边 。

米切尔在去年的比赛中轰下71分,同时还送出了11次助攻,骑士全队共获得145分,其中有99分是由他直接制造的,这就如同在一节比赛还没打完时,就已经让对面认输投降了。
约基奇今年对阵森林狼时砍下61分并送出10次助攻,最终球队以1分之差输掉比赛,他在场时掘金每百回合能得到138分,他下场后球队得分立刻掉到97分,这种差距比东部第一名到第十名之间的差距还大 。
东契奇砍下60分并收获三双,这一表现更为惊人。在比赛第四节最后29秒时,球队还落后9分。然而,东契奇连得7分,并且还有抢断和助攻的精彩表现,成功将比赛拖入加时赛。独行侠官网在赛后统计发现,在那关键的5分钟里,球队的命中率达到了100%,而这些机会全是由东契奇创造出的空位所带来的。
哈登被挤到第四,可他有三次50+10,比榜单上任何人都多。

火箭时期,球队场均得分是115分,他个人得分能占到45分,并且他还能让卡佩拉、戈登、塔克集体刷出生涯最高命中率。
球迷们只记得他会后撤步三分,实际上,真正令对手感到头疼的是他的传球视野,对手若进行包夹,他就传球,若不包夹,他便投篮,对手面临这两种选择就如同必须同时喝下两杯毒药一样无奈。
威少得到57分11助攻的那场比赛也是如此,雷霆队落后25分后实现翻盘,对面的主帅在赛后直接表示,就算战术板写满了,也找不到第五个人去填补漏洞 。
特雷·杨得到56分和14次助攻,然而球队却输掉了比赛,老鹰队的整个防守无法限制住对方的替补球员,这表明即便个人表现极其出色,也无法弥补整个球队存在的问题 。

奥斯卡·罗伯特森得到56分12助攻,这件事发生在1964年,当时全场平均得分仅118分,他一人就拿下了其中一半,若换算成现在的比赛节奏,相当于70分加15次助攻,而上古时期的这项纪录反倒被低估了。
利拉德有50+10场次,詹姆斯有50+10场次,库里也有50+10场次,然而他们都差一次助攻未能上榜,由此可见,得分是比较容易的,而喂球却很难,手感来了的时候谁都能投篮得分,但是脑子一直保持清醒才是稀缺资源。
仔细观察这些比赛,赢球的情况中,有一半是依靠绝杀获胜,另一半是通过加时赛取胜,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核心球员留在场上的时间都超过了45分钟。
体能分配成为了隐藏的门槛,想要取得高分,还需要在每个回合阅读防守情况,这会使肺活量和脑容量都大量消耗 。


米切尔那场比赛得到71分,出手次数为49次,触球次数仅76次,平均每次触球能得1.37分,其效率比哈登巅峰赛季时全队的进攻效率还要高。
约基奇得到61分,仅出手31次,罚球20中18,其在内线强吃,吸引三人收缩防守,外线的小波特、波普因此获得14次空位三分机会,投丢的球里一半都是半空位情况,数据显示把中锋当控卫使用,对手对此毫无办法。
球迷争论谁最强,其实要看需求。
落后时若想追分,米切尔和东契奇能够瞬间将节奏拉高;处于僵持阶段需要稳定输出,哈登和威少能连续打八个挡拆;要是需要内线支点,约基奇一人便构成一个体系。

不同场景下没有统一答案,但共同点是他们都让队友变得更简单。
卡佩拉吃饼吃到了极致,加兰接球就能够投篮,穆雷无球跑一圈后发现防守球员被中锋吸引走了,这种隐形价值数据表无法体现,却是教练最为看重的资产。
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助攻上双比刷50分难在心态。
手感好的时候,谁都想连续投篮十次,然而传球时要克制这种欲望,要相信队友处在空位时投篮,比自己顶着三个人强行投篮更有利 。
哈登三次登上榜单,依靠的是这套算法,他计算概率的速度比电脑还快,防守球员刚抬手,球就飞到了底角。
米切尔砍下71分的那个夜里,骑士队比赛的最后4分钟,他一分未得,却送出了4次助攻,球队由此将分差拉开到10分,现场解说不禁大喊这才是比赛该有的样子,翻译过来意思就是终于不再固执己见了 。
榜单再次被刷新,年轻人依旧会朝着更高处攀爬,规则起到鼓励进攻的作用,比赛的回合数逐年增加,70+的情况或许会成为常态。
但得分和助攻同时达到最高水平的比赛仍然罕见,这是因为需要对手实力强劲,比分胶着,队友投篮精准,自己表现凶狠,这四个条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比中彩票还要低 。
下次再看到50加10,别急着喊刷分,点开录像看看那些传球,你会发现真正的厉害之处不是把球投进筐,而是让防守永远猜不到下一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