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选秀真像大型盲盒?8年仅87人被选中,池子太小了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CBA选秀,真就一场大型盲盒?

选秀机制_CBA选秀_cba选秀 如何报名

CBA选秀_选秀机制_cba选秀 如何报名

——这是昨晚刷到选秀名单时,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

候选人名单上,清华大学后卫王岚嵚位列首位,南京同曦将其选中;北京大学中锋李苑鑫跌至第二顺位,宁波队意外得到;最为反常的是,拥有首轮选秀权的江苏肯帝亚选择直接交换选号球迷网,以换取一位经验丰富的现役球员。

弹幕瞬间炸锅:选秀到底在选什么?

年轻人熬四年大学,就为了被“二次分配”?

别急,先把镜头拉远。

CBA选拔活动持续了八个年头,最终仅有八十七位选手得以正式录用,折合每年大约十一人。

听起来寒碜?

参照NCAA顶级联赛,每年有四千多名运动员完成学业,而NBA仅从中挑选六十位,录取比例仅为百分之一点五;反观中国篮球职业联赛,每次选秀报名的选手通常不超过五十名,但最终被选中的概率却能达到百分之二十。

数字不会骗人——不是选秀水,是池子太小。

池子小的根源,卡在青训。

传统俱乐部梯队从十二岁起就提供食宿保障,家长仔细盘算后认为,选择青训道路,既能节省教育开支,又能提前获得劳动报酬;如果进入校园体系,万一竞技表现不佳,学历又难以与985高校毕业生抗衡。因此,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往往在初中阶段就被提前锁定,大学联赛实际上变成了次要的竞技平台。

王岚嵚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得益于清华大学的强大背景,如果在其他普通的211大学,她早就被淘汰了。

那选秀还有意义吗?

有,但得换个玩法。

去年广州龙狮以榜眼签挑选了台湾籍球员林庭谦,立刻给予他30分钟的出场机会,他的表现从9分提升至15分,商业吸引力因此增强,球队门票销售额增加了20%。

选秀机制_CBA选秀_cba选秀 如何报名

同曦队操作非常大胆,今年把王岚嵚作为关键宣传点——官方海报、地铁宣传、球迷互动活动全面铺开,季票提前销售数量增加了三倍。

看懂没?

选秀选的不只是球员,是“故事”。

可故事要讲圆,得解决两个死结:上场时间和工资帽。

新秀合同最高50万,老将动辄300万,教练用谁?

答案在“工资帽缓冲”。

篮球联赛设有特定规则,针对表现突出的年轻球员,可以制定一项条款,即当球队派遣新人参与比赛达到某个标准时,其薪资上限将相应增加百分之十。

既给年轻人机会,又让老板觉得不亏。

关于参赛时长,可以参考台湾SBL的做法,要求每支队伍登记两名年龄在22岁以下的本地球员,并且这些球员必须入选12人参赛名单。

别嫌粗暴,台岛联赛靠这招,愣是养出了陈盈骏。

最该着急的其实是球迷。

不要光会在线上抱怨比赛不公,下次去主场观赛,最好提前到场——新球员训练时,现场或许只有数百观众。

去要个签名吧,十年后这张签名可能值回票价。

终究,王岚嵚的师哥曾令旭,当年在佛山主场的签名无人问津,如今一件签名球衣在闲鱼上能卖出800元。

选秀不是一夜奇迹,是慢慢熬的老火汤。

今天骂得凶,明天记得来添把柴。